发布时间:2025/10/29
做旅游最怕什么?不是天气不好,不是客人挑剔,而是明明尽到了责任,却还要为意外买单。
这里有个真实案例:有个西藏团,客人高原脑出血没救回来,家属一口咬定是旅行社责任,开口就要60多万赔偿。
法院最后却驳回了家属的诉讼请求,宣告导游和旅行社不担责。
为啥有的同行出事不用赔?咱们又该怎么避坑?一起来看看。
NO.1真实案例西藏之旅突发意外
叶先生夫妇参加某旅行社的西藏高端团,在行程最后一站游览时,叶先生突然感觉不舒服,导游赶紧安排休息,后来情况不对又协调车辆紧急送医并跟随救助,但最后人还是没救回来。
家属认为导游救助不到位,要求旅行社承担50%的责任,索赔60余万元。法院经审理,驳回了家属的诉讼请求。
法院为啥支持旅行社?这三点是关键。
➡️安全告知做得到位
出发前,合同里白纸黑字写了高原风险,还专门发了安全提示,要求客人确认健康状况。这就堵住了“没告知”这个最大的窟窿。
➡️应急反应够迅速
客人一出事,导游马上组织吸氧、协调车辆、联系医院,尽到了合理限度的应急救助义务。
➡️责任边界画得清
旅行社是组织观光的,不是医疗机构,要求提供专业医疗救助、配备专业救护车辆等,超出了旅行社的客观能力和责任范围。
虽然胜诉,但旅行社但前前后后折腾应诉,也费时费力。这提醒我们:事前预防远比事后扯皮来得划算。
不光是高原旅游,秋冬季节的其他旅游项目同样藏着类似风险。
NO.2秋冬热门线路容易出事的点要当心
🔸温泉养生(温泉酒店、温泉+景区组合)
▪ 风险:地面湿滑容易摔、温差大让人不舒服
▪ 能咋做:选择防滑设施完善的酒店、提供适应指导、收集客人健康情况
🔸户外徒步(高原、热门打卡线)
▪ 风险:天黑得早易迷路、路面结冰容易摔、天气突变
▪ 能咋做:配专业领队并严格控制时间、准备备用路线、检查队员装备
🔸民俗体验(年味旅游、民俗文化节)
▪ 风险:民俗活动安全标准不一、吃的东西可能不习惯、设施简陋
▪ 能咋做:提前去目的地看看、明确告诉客人吃住条件、尽可能不提供酒类、不劝酒
🔸中老年团(银发团、夕阳红团)
▪ 风险:基础疾病、行动不便、适应能力差
▪ 能咋做:详细收集健康情况、提醒客人备好常用药、配备随队医生、合理安排行程
🔸冰雪观光(哈尔滨冰雕、各地冰雪节)
▪ 风险:低温冻伤、设备故障、冰雪路面容易滑倒
▪ 能咋做:防寒装备清单、活动前告知、选择信誉好的景区合作
NO.3旅业人“过冬”必备策略
🔻合同要量身定制
别再用通用模板应付所有业务。不同旅游线路,合同条款要有针对性。
尤其是中老年游客,寒冷天气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,提前收集客人健康状况也很重要。
如有需要,下滑添加好友,审核旅业身份可领取《旅行社老年游客健康问卷书》。
🔻安全提示要到位
不是简单说一句"注意安全",而是要把具体风险、注意事项说清楚说透彻。
全程沟通要留痕,客人回复或签字确认才能证明你做了!
🔻保险配置要充足
旅意险是基础,旅责险是关键。一旦发生事故,保险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各方损失。
主动跟游客讲清楚保险保啥,别等出事了才发现“这不赔那不赔”。
🔻合作伙伴要靠谱
选择有资质、重安全的供应商。
实地考察,看看设施安不安全、有没有正规资质。要是合作方本身就有隐患,咱们很容易跟着遭殃。
说一千道一万,不如一份清单在手。下次发团前,不妨对照一下:
□特殊条款是否已醒目地写进合同?
□安全提示是否已让客人确认并理解?
□意外险和责任险是否都已配置齐全?
□合作伙伴的安全细节是否再次确认?
评论区来聊聊
上面哪一项是最容易忽略的?或者有什么要补充的检查项?评论区聊聊。
有需要《旅行社老年游客健康问卷书》的老板可以扫码添加领取。
资料领取/保险合作/咨询👇
往期推荐南太行瀑布坠崖、四川甘孜高反:10天2起悲剧背后,户外旅游安全漏洞如何防?新疆暴雪、四川高反、珠峰被困...组织户外旅游如何才能更好应对风险?同比增长超115%,国庆假期热度暴涨,旅业如何避开风险稳赚钱?赔付170万!四川阿坝萨武雪山游客车祸意外身故,保游网全程协助理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