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/07/09
同一个客人,同一个行程,两份保单:
一份能赔,一份无效!
6月30日,四姑娘山二峰一名16岁登山者不幸滑坠遇难,这起事故揪住了很多人的心。
保游网接到出险报案后,排查保单过程中,发现这个保险细节,值得所有做旅游、户外的机构老板们关注!
这中间的差别,是几十万的赔偿金,以及机构是安然无恙还是陷入巨大麻烦的分水岭!
看视频快速了解👇
因视频号作者隐私设置暂无法查看
保游网黄钦
01 两份保险单,结局大不同
6月30日早上8:30左右发生滑坠事故。保游网9:15接到报案。理赔专员迅速了解情况,查询到有2份保单:
地接社在6月27日行程开始前投保,承保时间是2025年06月28日00:00:00~2025年06月30日23:59:59。
事故发生在保障时间内,并且本次登山活动也在承保范围内,这份保单能保能赔!
但承接活动的登山俱乐部是在事发后,9点39分才下单给客人买保险。保单生效时间是当天10点36分,比事故发生整整晚了2小时!这份保单,事故发生时未生效,赔不了!
02 事后补单,为什么行不通?
确实有人会想:“出了事再买吧,万一蒙混过关了呢?”
但其实,这么大的事儿,新闻都报了,时间、地点、过程清清楚楚,景区有记录,警方要调查。保险公司理赔员一到现场,第一件事就是精确核对出事时间。
另外,系统时间骗不了人,下单时间、保单生效时间,系统里明明白白。核对不上,就会拒赔。
想靠“当天生效”钻空子,实际上风险极大!
一是审核严格,钻不了空子,反而因为没买保险,赔偿游客家属的钱还得机构自己掏。涉及身故,几十万上百万少不了。
二是这种产品面向旅行社、户外俱乐部等旅业机构,本来是给那些真临时出发的特殊情况准备的(比如早上决定,中午就出发的团)。
如果大家都出事才买,保险公司肯定不干,要么取消这种产品,要么查得更严、价格更贵,最后害的还是那些真正需要、合规操作的机构。
第三,也是最严重的,涉嫌骗保风险。事故后立刻买保险,这行为本身就非常可疑。如果被认定是故意骗保,数额大的话,很可能要吃官司,面临高额罚款甚至更严重的法律后果。
即便还没到法律层面,但如果保险行业内都知道你“出事才投保”,谁还敢跟你合作?反而是把自己往保障裸奔的深坑推!
03 保险费不能省,这3点很关键!
1、“提前保”是护身符:在活动开始前(至少提前一两天),把保险买好、生效时间覆盖全程。这是保护客人,更是保护自己的公司和员工!
2、选对产品很重要:别买个普通旅游意外险就以为万事大吉!要确认清楚条款,组织的活动(高海拔登山、攀岩、冲浪等高风险项目)在不在保障范围内?选对产品才能赔。
3、保障额度要够高:现在医疗、赔偿成本都不低,10万、20万的保额,真遇到事根本兜不住。特别是组织高风险活动的,保额建议80万起。花的是小钱,防的是大灾!
四姑娘山这次事故是面镜子,照出了买保险的重要性。
“提前保”和“事后补”,结果天差地别。省下眼前的几块钱保险费,可能埋下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雷!
安全无小事,规范投保是底线。有需要保险合作咨询的老板,扫码加好友,安排机构专属保险方案,为您的生意加把安全锁!
保险合作/咨询👇